城厢物语|黄浦少年路的由来
上海老城厢地区是上海的城市之根、发展之源、文化之脉。时至今日,老城厢地区仍是上海名副其实的地理心脏、
上海老城厢地区是上海的城市之根、发展之源、文化之脉。时至今日,老城厢地区仍是上海名副其实的地理心脏、城市窗口、都市名片和文化平台,成为向海内外展示上海传统文化亮点的标志性景观,吸引着海内外的宾客。
【资料图】
老路名、老地名,也是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条有历史文化涵义的老街巷、老路名、老地名都是历史的见证,都包含了一段典故,一段历史,一种城市的历史色彩,《城厢物语》将带领大家在上海历史悠久的老城厢展开寻踪之旅。
黄浦少年路,原名“少年路”,它东起西华弄,西到黄家阙路,长度不到一百米。不过,这条路虽然不长,但它蕴藏了丰富的历史内涵。
辛亥革命前后,帝国主义列强阴谋武装干涉我国内政,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当时上海启明学校的学生汪龙超会集任雷君、褚永昌、颜定仪、李辅政4人发起成立少年宣讲团,举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决心以改良风俗、开展社会教育为己任,力图通过宣讲活动唤醒广大群众的爱国热忱,进行社会改革使国家强盛起来,不受外侮。
1912年,上海少年宣讲团正式成立,初有团员20人,定警钟为团徽,含警醒国人之意。每逢假日他们分赴上海农村宣讲政治革新和国内外形势,并以改良风俗为讲题广为宣传。
1917年至1918年,办露天学校,把教学与宣讲结合起来,同时推广宣传范围,组织化装演讲部、通俗游艺部,表演音乐、幻灯、歌舞等,增加宣传对象兴趣。
1919年,设公共阅报社,又设通俗图书馆,并编写改良小调数十种,用旧曲调填写新词句,广为宣传,印刷10万余册,流行全国。当年,五四运动爆发,少年宣讲团积极参加,到四乡宣讲,还印了改良小调到处演唱。
1920年春,汪龙超辞去商务书馆职务,专门筹建团所及开展社会教育,夏季设医送诊,冬季又办通俗义务夜校。次年春,在老西门建立上海第一个“公共阅报栏”。
1923年,沪南工巡捐局为表彰少年宣讲团的功绩,把宣讲团所在的道路命名为“少年路”,以资纪念。
记者 /朱琳
编辑 / 黄骞文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JOIN US
标签:
上海老城厢地区是上海的城市之根、发展之源、文化之脉。时至今日,老城厢地区仍是上海名副其实的地理心脏、
1、母乳存放在冰箱的保鲜层不能超过24h,24h之内要把母乳取出给孩子加热,24h后营养成分被破坏,还可能被污
疯狂梗传管理员来咯这个关卡是需要玩家在管理员到来之前做好所有准备,这里就为刚刚解锁这个关卡的玩家们
“龚彪在这个故事里很重要,甚至他是最关键的人。”导演辛爽这样告诉秦昊。在见到辛爽一行三人之前,秦昊是
红网时刻新闻5月13日讯(记者彭超)今年5月12日是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人民防空不仅是国之大事,也是民
今天来聊聊关于轮胎换位的方法有,轮胎换位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轮胎换位的方法有,轮胎换位,